2022年黎民百姓的十大新闻
(湘资沅澧)
今天是2022年最后一天,回首这一年,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但举国上下发生的大事、怪事、坏事却裹挟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在时代洪流中艰难前行,让人难忘、让人揪心、让人痛心、让人崩溃。这一年,有太多人曾今数十载建立的信念轰然崩塌;这一年,有太多人从“解放全世界”转变为“活着就好”;这一年,有太多人认清了自己、认清了国家、认清了世界。这一年,一定值得铭记,也应该被铭记。
12月29日,晚9点20分,新华社评出2022年国内十大新闻,我点开一看,大失所望。便随即转给几位朋友,几位朋友有的表示“呵呵”,有的表示“唉”,其中有一位朋友的回复震撼了我,说“这不是我们的十大新闻”。
是啊,新华社评出的十大新闻是:
2月的北京冬奥会、残奥会鼓舞世界;
7月的隆重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年;
8月的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图谋;
10月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1月的中国空间站取得历史性突破;
11月的元首外交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
11月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惠及千家万户(主要讲养老金);
12月的沉痛悼念敬爱的江泽民同志;
12月的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12月的科学精准优化完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这十大新闻,有多少与黎民百姓相关?4月上海缺菜少粮、团长倒卖捐赠物资、5月的湖南长沙自建房倒塌死伤数百,6月的唐山打人案,7月的河南白衣战士清场储户,8月的新疆开启上百天的封控,9月的贵州凌晨转运红码人员的客车侧翻夺取37人生命,10月的河南郑州富士康数万人徒步高速返乡逃难,均无一条纳入新华社的“国内十大新闻”,真可谓“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然而,新华社评选出的国际十大新闻却是心怀黎民苍生、火力全开,如:1月14日,汤加火山猛烈喷发威力罕见;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加速百年变局演进;3月16日,美联储“强收缩”损害全球经济......
现如今的官媒新闻,舆论宣传属性已迫使其逐渐脱离群众,鼓劲和维稳要求让官媒成了“肉喇叭”,可信度已大打折扣,如从大肆宣传“水稻上山,亩产788公斤”到“乌鲁木齐火灾烧死数十人的小区是低风险地区......”。若想通过新闻了解真实情况将愈加困难,若想通过新闻传递黎民百姓的声音将愈发艰难,若想通过新闻记录黎民百姓生活状态已近乎无望。在这删帖盛行、限制分享的今天,黎民百姓应该要自己刊录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大事要事,以抵抗时代洪流中的信息遮蔽。
我想,2022年黎民百姓的十大新闻应该是这样的:
(一)1月27日,徐州丰县铁链女生育8孩事件震惊全国。针对网上的舆情,徐州丰县官方通报说不存在“拐卖行为”,引爆全网,引发全国关注,在网络达人的转发呼吁后,江苏省成立调查组,2月23日查实了铁链女被拐卖的事实,铁链女的经历哪怕现已时过境迁,但在冰冷的调查报告中,仍能感受她被拐卖的无奈,她的挣扎除了带来加倍虐待,别无所获。更关键的,历经折磨精神失常的她,哪怕解救也无地所去,她已然是8个孩子妈妈,她的一生就如牲口一样拴在了丰县的棚户里。铁链女事件揭露了社会的发展不平衡,也揭露了个体一旦被控制后,将不受法律保护,人的生命和尊严将被无情剥夺,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保护主义和官僚主义将会促使这类事件继持续存在、继续发生。于黎民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救世主,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
(二)3月21日,东航MU5735在广西梧州失联坠毁,132人遇难。一架波音飞机垂直扎向深山坠毁,黑匣子成功找到并进行了破译,但事故原因迟迟未能发布,到底是波音飞机缺陷、地勤维护不周,还是乘务机组人员操作所致,局外人均难以知晓。只知道,中美关系紧张之际,并未对波音公司进行索赔,而在民航系统开展所谓的“机组人员心理培训”,或许已经有了答案。在被疫情折腾的民航业,这种需要高投入、高冗余以保证安全的交通行业,近几年为保运营一直在优化成本,不少空乘被裁员或转行直播带货,不少机长被降薪或晋升受阻,形势的变化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做出一些反常行为。这一事故,对于遇难者是灾难,对于遇难者的家属是苦难。在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受难的黎民百姓只是一个数字,幸免的连真相都难以得知,能做得只有提高警惕、能避则避、坚强接受。
(三)3月30日,上海开启为期2个多月的全域静默管理,乱象频发、颠覆三观。自3月起,上海就开始进行局部静默管理,小道消息传要全域静默,但是官方立即辟谣,还说“上海承载了太多,不能封”,这一表态让多数上海人放心正常生活,然而几天后,就突然宣布全域静默管理,随之而来的物资供应,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对于有钱区域发放丰富的生活物资,对于普通居民发放萝卜白菜,而这些物资大多是全国各地的捐赠。不仅如此,国内外的居民待遇也相差甚远,上海六院给远在郊区的洋人进行“丁丁保卫战”,并大肆宣扬成绩,却不管自家护士的死活。不顾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诉求致使民怨沸腾,却给外国留学生庆祝生日。京东自杀式援助上海,却在本地物资配送公司压力下偃旗息鼓......这就是上海,这就是魔都,喊了百余年的人人平等,却换来的是不公理所当然,黎民百姓无法改变分配方式,唯有呐喊、唯有反抗,或许还有一线改变的机会。
(四)4月29日,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53人遇难,开启自建房的新纪元。当天12时20分许,位于长沙医学院北门附近一座6层半的半砖混结构的自建房轰然倒塌,这座自建房一楼是门面、二楼是饭店、三楼为私人影院、四至六楼为家庭旅馆,六楼以上阁楼为自住。这种集商业、餐饮、娱乐、住宿一体化的楼宇在这一地段营收是逐年递增,危险也与日俱增。自建房房主为了最大限度挖掘楼宇的营收能力,对房屋进行加高和改造,为达到营业条件,房主委托湖南湘大工程检测公司出具了虚假房屋安全鉴定报告。这一事件,53人遇难(主要是大学生)震动全国,吹响了自建房整治的冲锋号。一直以来,城中村的自建房消防配套不足、安防设施欠缺、使用性质混乱,大拆大改隐患极为严重,但是碍于社会维稳要求,一直未能整改,加之建筑业不良的行业环境,拿钱买资质文件、买鉴定报告屡见不鲜,直接成为自建房倒塌的最后一根稻草。此事件发生后,各地掀起了自建房安全排查,也出台了规范性文件,例如农村自建房不能超过3层,还要求了具备资质的企业进行自建房的实施,也对自建房营业做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任何的整治或改革,都是用鲜血铺路,53条年轻无辜的生命,显然成为自建房新纪元的基石,与其说伟大,不如说是可惜,因为这一切本可以不由他们承担。
(五)7月10日,河南郑州白衣战士清场储户。4月18日起河南省境内的4家村镇银行,在几乎同一时间毫无预警地关闭线上取款和转账渠道,40万储户近400亿存款无法兑现,引发储户大规模恐慌。面对储户的数次维权和抗议活动,官方媒体先是辟谣不承认400亿是存款,而后相关部门对储户精准赋红码,使其不能坐公共交通,不能进入公共场所,进而对小规模聚集进行鸣枪驱散。在这种形势下,7月10日数千名储户还是聚集到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进行维权活动,他们高呼“归还存款”,面对有组织的白衣方阵步步包围,高喊“黑社会、黑社会”,最终还是被白衣“战士”暴力清场。当天的维权流血受伤,促使第二天河南银保监局着手垫付储户存款,先是垫付5万以下存款,到最后垫付50万以下存款。可以说,大部分储户的存款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是,倘若这些储户不去争取、不去抗争、不去维权,能够在两个月内启动50万以下的垫付工作吗?肯定不能。在如今公有制社会,官方机构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的后果,难道最终由黎民百姓买单吗?或许是的,无论你是否接受,这就是现实。
(六)8月10日,新疆开启4个月的全域静默管理。今年的新疆居民一定难忘的一年,今年8月到新疆旅行的游客注定对新疆终身铭记。4个月的静默,跨越3个季节,从夏天到冬天,从艳阳到飞雪;4个月的静默,错失丰收良机,切断运输通道,让棉花、哈密瓜烂在地里被皑皑白雪覆盖;4个月的静默,出疆之路阻力重重,“3000+4”(3000元加4次陪睡)的友情价,令人愤慨且无奈。在这场“先3天、后7天、再14天、继续14天”的长期静默中,正常生产生活强制暂停,很多人失去收入,很多人承担着高价物资,很多人眼巴巴的祈祷解封早日来临,很多人从理解体谅到愤懑反抗。但由于信息封锁控制,全国百姓很难从官方渠道得知静默下他们的生存状态,很难知道发生了什么,还需要什么,只能通过私人渠道或偶尔的直播平台了解相关咨询,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很难想象,只顾政治正确一刀切的做法击垮了多少人的信任,夺走多少无辜的生命。好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这一切都被新篇章匆匆覆盖,因为这一切如同新疆解除静默后的6个福建工人出疆永远埋在了暴风雪里,可能不会再也不会提起。
(七)9月18日,贵州大巴侧翻事故27死20伤。9月17日贵阳市为了9月19日完成“决战决胜社会面清零”的任务,决定将贵阳的涉疫人员转运至其他市州进行隔离。9月18日凌晨,征用的抗疫客车在黔南州三(都)荔(波)高速(贵阳往荔波方向)发生侧翻事故,27人遇难,20人受伤。事故发生之后,当天中午地方公安部门的通报仅提及发生车祸,强调有关部门已紧急赶往现场处置,然而对于事故发生原因、乘客身份绝口不提,直至下午才明确事故车辆为贵阳市涉疫人员隔离车辆贵A75868。这样严重的交通事故本就绝不应该发生,不论侧翻客车上是游客、上下班人员还是涉疫隔离转运人员,它都是悲剧。并且此转运客车违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规定,即大型客车凌晨2时至5时本不应该上路,哪怕是“特事特办”,如此大规模异地转运隔离政策等限时要求社会面清零带来的乱象,严重违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在政绩驱动下,在强力组织动员下,又有多少人不得不踏上“贵A75868”?
(八)10月23日,农家出身的胡春华出局,大寒天下士子心。1963年4月,胡春华出生在湖北省宜昌专区五峰县马岩墩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79年,16岁的胡春华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五峰县历史上第一个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北大时,胡春华担任团总支副书记,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应届优秀毕业生。大学毕业之际,胡春华主动要求去西藏自治区工作。1983年7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毕业生大会上,作为毕业生代表,胡春华表示正是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才改变了自己的家乡,一个曾经闭塞的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时很多人不能理解,能够留京城何必去边疆,其发表的文章《我愿意做一只翱翔的鹰》便回答了所有疑问。大学毕业后,他两度进藏共计18年,从20岁的少年熬成了43岁的大叔(其96—01年回京任职进修),不平凡的西藏履历,使其在08年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省长,而后便稳扎稳打,沉稳且低调,在河北牵头处理过“三鹿奶粉”事件,在广东处理“乌坎问题”,在中央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根治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可以说干的都是脏活累活重活,但取得的成效明显。但是作为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委员,十八届、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年仅59岁在10月23日二十大一中全会中被无情出局。实在令人叹息,反观入局人员的构成,怎不令天下士子寒心?近两个月来,许多人通过多种方式为胡春华声援,有的将其文章发抖音,有的去他老家拍老房子的视频,有的则找出他年轻时照片,有的写信给中央......不可否认,庙堂内外,他背后都有一群人默默支持,那群人便是像他一样出身的士子。好在,庙堂之上或许已经察觉到这一群体的呼声,也感受到这一群体的力量,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便不像往年大谈斗争而力求团结: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虽然说现在士子寒心、前景茫然,但要相信,唯有等待,曙光终究来临!
(九)10月29日,河南郑州富士康员工徒步高速返乡逃难。10月下旬,有30万员工的河南郑州富士康厂区疫情爆发,由于物资供应和防疫政策原因,数万员工被迫徒步高速返乡逃难,其场面与电影1942的大逃荒场景有些许相似。他们为什么不居家隔离,选择返乡?由于厂区大人员多,加之难以预计的封控时间,若由厂区免费供应物资,其成本不是厂区能够支撑的。且员工的收入与工作量挂钩,没有收入还要承受高物价,那么选择返乡是最佳选择。他们为什么不坐车或者开车返乡?由于疫情政策,涉疫人员不得离开郑州,没有离郑通行证车辆也无法出郑,因此无法乘坐公共交通、自驾也无法出郑州更无法上高速。他们为什么走高速不走国道,这样沿线居民也可以进行补给?由于各市州县村的政策不一,有的地方在道路设卡,涉疫人员不得通过,只有走高速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被关卡劝返的可能。近几年来,河南郑州洪涝、大片烂尾楼、村镇银行等灾难一件接着一件,似乎正应了那句话,有的地方的人,出生的使命就是为了离开这里。河南属于中原地区,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乱世之时横尸遍野、十室九空是常态;河南是中华粮仓,自古以来的使命就是为王朝提供粮食,但一遇到旱涝蝗灾,却四处逃荒寻求活路;河南是人口大省,自古以来人多地少资源少,高考难、就业难、生活难,外出谋生是多数人的选择。于百姓而言,能依水而居、择一城终老、携一人白首,难能可贵。
(十)11月24日,乌鲁木齐住宅大火引发“白纸运动”遍地开花,高校提前放假、政策极速右转。11月24日乌鲁木齐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由于过度防疫措施阻碍了救援,致使居民无法逃生,根据官方数据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在官方事故通报中将责任归结到死亡的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不熟悉安全出口位置”、“未进行有效的扑救及及时的逃生自救”身上,更是点燃了反对动态清零政策运动的导火索。11月26日至28日,全国21省市200余所高校学生发起悼念乌鲁木齐住宅大火,并高举白纸抗议,场面不亚于当年五四的风采。在表达对当局不满之外,也提出明确诉求:停止核酸、言论自由、民主法治等。29日晚,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率先放假返乡,30日官方通报江泽民的逝世,让气氛更为紧张,似乎与1975年周恩来逝世引发四五运动,1989年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引发六四运动,有诸多相似之处。12月初,各地召开高校党委书记会议传达警惕学生活动,各地政府发布迎接返乡学子的各项准备。12月6日,江泽民追悼会结束后的第一天,12月7日便发布了“新十条”,防疫政策极速右转,方舱停建、关卡撤除,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民众措手不及,口罩、退烧药、莲花清瘟、抗原检测价格疯涨,但仍一抢而空。经过半个月的陆续感染,人间烟火气又重回中华大地,至此2022年已步入尾声。黎民百姓们来不及悲伤,阳康后仍不敢懈怠,正撸起袖子抢抓春节前的黄金时期,为一年的收成做最后的冲刺......
这一年,有太多事件值得铭记,因篇幅所限,6月唐山打人、9月重庆山火等诸多匡扶正义、抵抗灾害振奋人心的大事要事不便再继续展开讲述。以上十大新闻,或许令你心情沉重,但是当你深入了解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思想,配得上他们所受的苦难。中华民族历来是多难兴邦,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你要的权利、你要的自由、你要的正义,从来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无数个先驱者用鲜血、用生命、用呐喊抗争而来。任何时候,我们都应不忘过去,要铭记伤痛,才能走得更远。(全文完)
参考资料:
7、上海六院删除了“丁丁保卫战”的文章,为何网友们仍不买帐?(搜狐新闻)
10、郑州通报部分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问题调查问责情况(新华社)
11、河南:对禹州新民生等村镇银行客户开展先行垫付(新华社)
13、警方通报新疆乌鲁木齐贩卖通行证;出疆3000元+4次陪睡事件(有觉悟的多数)
18、郑州富士康员工徒步返乡事件查清:只有河南人,才懂河南的苦(国魂)
19、南方周末2023新年献词丨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要坚韧恒久的勇气(南方周末)
20、乌鲁木齐市召开“11·24”火灾事故新闻发布会(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