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在我国特指医学界,以前只是听闻这一概念,没有深究其缘由,今天详细研读了这一典故,颇有所得。步入社会这几年,似乎明白了学生时代讲台上的老师说的“物欲横流”是多么常态化,“理想信念”是稀有化。
杏林,这一典故源自于三国时期的董奉,他是一个医生世家,同样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但他一个不平凡的举动,却为当今的医学界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一举动就是:看病不收费用,但是看好了病,重病者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种植杏树五株;病轻者,重一株。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
有了这些杏树,便有了很稳定的经济来源,加上医生世家本来就有家底,在当时灾情战乱频发的年代,以杏子换取粮食救济灾民。这一高尚的品德被后世称赞学习,如今不少医学学术期刊也以“杏林”命名。
步入社会这几年,似乎明白了学生时代讲台上的老师说的“物欲横流”是多么常态化,“理想信念”是稀有化。我们很多人说,人生而平凡,但是很少人心中仍存那么一丝纯粹的理想或情怀。董奉这样的医生,在医生岗位上,用心治病,技术高超,有同理心,日积月累,就有了一片“杏林”,而这片杏林激励着他本人,也激励着后来者。
人生而平凡,人生而不凡。不凡者,或多或少心中也有一片杏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