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御景印象——致专业生涯的第一步
(湘资沅澧)
前言
前些日子,案前的建筑实务案例分析题目时不时打断我备考的进程,不断打开尘封我数年的记忆,瞬时曾今的酸甜苦辣一涌而来。七年前,我在工地所见所闻的“不妥、错误做法”,在如今的建筑实务案例分析再次出现。只不过,当时是“不妥、错误做法”的参与者、支持者、掩护者,现在是“不妥、错误做法”的纠正者、反对者、书写者。我从来没想到,那段灰头土脸、与世脱节的时光竟会是自己人生专业生涯中的一座源泉,回首这段时光,我能够轻松褪去压力,重拾初心,重获信心,因为我的专业生涯的起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深圳京基御景印象。本想翻阅手机、翻看空间搜寻更多彼时的点滴,却不料当时无心记录竟没留下任何有关工作的照片、文字,实为懊恼、实为后悔!趁着时光未远,记忆尚且清晰,将我与御景印象、我与迪志、我与康奇、我与巧林、我与时光静好都隽永在这字里行间中吧!
Part1:入职的初心
2014年7月初,大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即将结束,顺利通过考试的我,接到迪志兄从中心广场打来的电话,他提议要不要一起到工地上锻炼一下。大学期间,我一直非常敬佩迪志兄的为人处世和学习能力,平时遇到一些不懂的高等数学问题,会跨宿舍请求解答,并且一起在弈林棋社从干事当上了活动部长。我想能和迪志兄一起接受工地锻炼,肯定是一件很有收获的事。考虑到自身专业知识有限、又不想白白浪费劳动力,更不想锻炼过于平淡不够深入,我们俩做出了一个至今让自己佩服不已的决定——到工地做杂工。所谓杂工,就是工程项目最底层的劳务分包队伍中的最底层工种,承担着项目零零碎碎的杂活,可以说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收尾工作都有杂工的身影,他们往往承担各子项工程的零星扫尾工作,是工程质量瑕疵率的“掩护者”。
7月上旬末的午夜,我们坐上K字头的硬卧去往目的地——深圳。那是我第一次南下,并且去往一个熟悉而又充满未知的地方,熟悉的是她多次在课本、电视出现,她是那么富有活力充满生机,同时又极具挑战,稍不留神就会被城市发展浪潮所淘汰。躺在卧铺上的我,彻夜未眠,我心想: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绝对不能当逃兵,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份向往与执着,不仅让我专业生涯的脚步愈发坚定,也让我在这座城市确定了与时光静好的关系,并且多年后至亲挚友顶着新冠疫情在这座城市的大教堂见证了我与时光静好的婚礼。而这一切,似乎命中注定,却又事在人为。
翌日上午9点,K字头列车到达深圳站,我们裹挟在人群中涌入出站口,环顾四周,有不少年纪相仿的面孔,他们或是毕业赴职、抑或结业求职、亦或假期锻炼实践,在他们的眼神里有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丝毫没有在意出站栏杆外免费办理香港旅游签证的吆喝。出站后,我们转地铁到龙岗,然后辗转换乘了两路公交车到达坪山牛角龙村,步行至项目部已过正午时分,项目保卫部门巧林兄接待我们。我已经不记得那天中午吃的是什么,但是巧林兄给我们介绍项目概况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这是一个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约150亩),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的全小户型大社区,虽然27栋百余米的高楼规划分三期建设,但为了早日开盘预售,回笼建设资金,几乎是四个地块同时实施,仰望着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项目现场,我们也只想早一点投入其中。
晚上8点,经人推荐,我们到项目劳务分包老板住所处进行“面试”,我们先是表明来意,老板看我们一脸稚嫩,于是疑虑的问了一句:“能做满7天吗?”我们表示绝对可以做满七天,加之推荐人说我们是土木专业的,过来就是为了锻炼吃苦,一定可以做完的,不然也没必要大老远赶过来。于是我们顺利通过“面试”,紧接着就到杂工班组的班长宿舍进行报到,班长是一个肥胖的中年男人,后来在班组里大家都在背地里叫他胖子,因为在工人兄弟中一声“胖子”就是阶级立场的划分,就是不屑与之为伍的愤怒,毕竟在工地劳作的没几个能攒几斤厚脂肪的,只有剥削阶级才能成为“胖子”。我们在胖子班长的指导下,签订了一系列工伤免责条款的劳务合同,自费领了一枚黄色安全帽,便正式成为一名京基御景印象施工项目劳务队杂工组的员工。
本打算住工人宿舍,但免费提供的住宿条件着实紧凑,工人夫妻同睡一张床的比例比较高、宿舍成员流动性大,加上我们带的东西有部分是贵重物品,为了安全我们决定还是去租房。巧林兄带我们去面见房东,房东上下打量我们一遍,得知我们在工地上做杂工就不准备租给我们,并且押金要的高。巧林兄见状急忙和房东解释:“这两个人是正宗的大学本科生,过来是实习锻炼的。”房东听完,鼻腔中发出一种不屑的“哼”,说:“大学生还会来做杂工?”巧林兄让我们拿出学生证以示身份,虽然我们的大学不是国内一流,但以省份开头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的共计六个字的大学校名,可以表明的确是正宗大学本科生。多年以后,我到新单位报到,一把手找我就职谈话得知我母校的名字,说了一句:“这个名字还蛮好听的。”没错,高考填志愿那年,我没有“保某校、冲某校”,而只填了一个志愿,那就是我母校,之所以填这所学校,就是因为这个简洁、大气、专业的校名我很喜欢——湖南工业大学。房东接过学生证,仔细检查了一下,眼神里的确有一些不敢相信,但好在最后以低于普通租客的租金和押金将房子租给我们。至此,一张90厘米的单人床和一张直径80厘米的小圆桌,就是我们的安置肉体和放置物品的全部家具,稍作生活用品的添置,便躺下休息准备迎接工地的挑战。
Part2:上好人生第一课
第一天,永远是满怀期待的,第一天,永远是充满不确定的挑战,第一天,永远是回首往事难以忘却的。杂工工作的第一天,我们天没亮就已经醒来,为了养足精力还是继续闭目养神,待到早上6点起床洗漱。6点25分洗漱完毕,两人共坐一台老旧的二手自行车去往项目部食堂,发现食堂的早餐已经打烊,只有项目场地外才有早餐,买到早餐已经6点45分,于是我们捧着一碗炒粉边走边吃,4分钟炒粉吃完,也准时到达杂工班组的早会地点——胖子班长宿舍前坪,大部分工友们直接席地而坐,还有少部分工友用自己的安全帽做凳子坐在地上等待早会开始。6点50分,只见胖子班长拿着一个本子从宿舍门走出来,那个本子上的内容就是早会的核心内容——当日任务分工。胖子班长那态势以及工友们期待的眼神,不亚于体制内召开干部大会组织部长宣布任命决定之前的情景。要知道,杂工班组的工资不是按工程量计算,而是按工日计算,因此任务分工非常关键,因为在太阳底下铲一天砂石、搬一天脚手架钢管、拖一天细石混凝土和在室内做一天墙面孔洞修补、扫一天灰尘杂物的体力消耗和精神压力完全不是同一个数量级,但是工资都是120元每工日(8小时)。所以,工友们都希望能分一份轻松的活,最好是在室内补填补剪力墙的孔洞,不用晒太阳、不需要配合其他工种、也几乎不受总包单位的监督,是杂工班组性价比最高的工作。
随着会议进行,我心里也不免紧张且期待起来,因为在此之前我也知道补洞的好处,再者上工地实践从易到难应该是最符合锻炼的原理。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我被发往幼儿园基础工程搬页岩砖,配合泥工砌筑基础梁的砖胎模,而迪志兄被发往三地块铲中砂。在搬砖间隙,我往三地块望去,迪志兄正在卖力铲沙,丝毫没有休息的机会,因为那个位置总包单位的“巡逻监工员”会随时出现,不好也不敢歇息。为了不被工友们看不起,他们一次搬多少页岩砖,我也一次搬多少,绝不能薅工友们的羊毛,因为这是配合泥工工作,泥工工资是按工程量算的,所以效率很高,如果我要是少搬几块,工友们就得为我补上,我不想成为拖油瓶,我必须全力以赴,于是在烈日下不断与自己较劲,促使自己一次搬的比一次多,周转时间一次比一次快。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全身上下早已湿透,发觉口干舌燥,便请假去商店买水,捧着2升冰镇的怡宝水一饮而下,内脏一阵收缩疼痛猛然袭来,两眼一黑的我扶着路边的铁架,不断暗示自己:不能倒下、不能倒下……几分钟后,我恢复过来,径直走向幼儿园施工场地,在途中向正在铲沙的迪志兄打了打招呼,以此暂时放下这段晕厥的经历,全心投入后续的搬砖。
结果还没搬多久的砖,就被调到现场混凝土搅拌站清理搅拌舱内固化了的混凝土,这个搅拌舱外形和天空一号颇为相似,因此我将这搅拌舱取了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太空舱,又因为要平躺钻进舱内手持冲击钻敲击固化的混凝土,于是我把这项工作称之为“打太空舱”。这是一件危险系数非常之高的工作,因为当你钻进太空舱开始作业时,一旦哪个工人不小心误触太空舱启动开关,那么太空舱就会迅速旋转,作业人员就会像砂石一样被旋转叶片搅得非死即伤。因此,这项工作至少需要两人为一个工作组,轮流进舱作业轮流在外启动开关。舱内空间狭小,冲击钻敲击混凝土的作业声响非常之大,并且产生高浓度的粉尘,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两人清理一个太空舱至少需要半天,而这一时间段太空舱无法正常作业。
现如今看来,当时这场晕厥和打太空舱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剧烈运动不能立即痛饮冰水,那就是搅拌机停止作业后应将剩余混凝土清理干净这一点虽然在课堂上老师也讲过,当时在学校跑完步打完球喝水前一定会想起这句话。但在实际复杂工作中,往往会把这些平时不注意的卫生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也会把课堂上学的原则方法全部抛之脑后,唯有遇到问题静下心来才发现,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们课堂上苦口婆心讲得那些看似老掉牙的道理方法是那么可贵!比如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为公为民的人,但现实中往往虚与委蛇、私利为先的人能跑得快、过得好、位置高。面对这样的现实,很多人会把老师讲的人生正道忘得干干净净,走上另一条不愿公开提起的道路,有的人在某个午夜时分幡然悔悟、痛改前非踩住了刹车,而更多的人在一路向上中迷失自己,终究没有刹住飞驰在悬崖峭壁边缘的人生之车。正如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勉励青年干部时说到:要扣好人生中的第一颗扣子。
Part3:谁的工作不迷茫
打完三天的太空舱,我先后被发配至搬脚手架钢管、搬竹跳板,最后又回到幼儿园砌砖现场。经过了几天群体性高强度的劳作,已经没有初入工地的新鲜感,精气神也大幅度的销蚀。我在喝水之余环顾四周,工友们大多眼神呆滞、机械地做着某些工序,而不远处带着红帽子的施工员则眼神如炬、有组织地进行桩位定位。这一幕,我似乎找到了工作迷茫因何而起、因何而落的答案。也在这一瞬间、这一幕我结识了戴红帽的康奇兄,而后深入的了解,康奇兄的经历更是一个战胜迷茫的励志案例。
在学生时代,迷茫是一个稀缺词汇,因为那时的我们意气风发,有读万卷书的决心,更有行万里路的勇气,我们信心十足相信未来就因我们而来。然而,在工作中,迷茫似乎常伴常随,时而起时而落,让我们不再那么相信自己,不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未来。因此,迷茫与否,关键在于对未来的确定,以及对当下的肯定。在幼儿园搬砖的时候,我就发现砌砖的泥工会比我们搬砖的杂工更为闲庭信步,我们杂工上班就不断看表,期待着下班快点来临,也不知道还需要搬多少块、多少天的砖,更不知道幼儿园未来将会建设成什么样子。相比而言,泥工的任务更为明确,知道早点砌完砖胎模,才不影响后面条形基础的浇筑,内心有一个目标工期和目标任务,以及砌筑完成可以得到的劳动报酬。正因如此,建筑行业的杂工们往往是迷茫的,而在其他行业的“杂工”,也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对当下的不认可,时常会陷入自我否定而举步难行,甚至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为了破解迷茫,很多人选择给自己“买”一份希望,“买”一份确定的未来,这份希望和未来往往是工地上的“地下六合彩”,但六合彩的开奖频率太低,为了增大希望的可能性,有不少工友去体育彩票玩“快乐十分”——十分钟就开一次奖,是生是死、是富是穷十分钟就能见分晓。但往往事与愿违,经常听到工友一次输掉数千元,一个月都白干。有一个场景,至今我都记忆深刻,前一天邀请我去玩“快乐十分”的工友将两个小孩的学费全部输光,第二天补剪力墙螺栓孔洞的休息时段,只见他双手托腮,双目凝滞着楼下的车来车往。我想,此刻的他一定非常后悔、难过吧。本想上前安慰一番,然而他却对我说:“我老婆有一根铂金项链,我中午拿出来,你帮我找当铺当掉,当了我请你吃宵夜”。“那根铂金项链多少钱买的,要当多少钱?”我问。“五千多块买的,当个两千块就行了,我下午下班后还要去把小孩学费赢回来”他回答。我没有答复他,也没有劝说他,因为我既不想“助纣为虐”,也不想灭其希望,哪怕这份希望很小。
我的第一份施工图纸是康奇兄给我的,那是一张幼儿园基础工程的配筋图,这也是杂工经过争取而得的,毕竟杂工不需要看图的,也没有资格看图的。拿到这张图的当天,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躺在地板砖上将那张图的内容印在了脑海里,眼前不断浮现之前所搬的砖、夯的土、捡的杂物,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做,也预见了哪些工作将来会开展。此刻的我,深切体会到蓝图指导性的意义,如果没有蓝图,没有理解蓝图的内容,那么每天盲目机械的干,不知道明天在哪里,犹如生产线的机器人手臂一般,没有任何成就感;而获取并读懂蓝图后,同样是机械地干活,但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目标和意义,犹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角保尔柯察金忍着冻僵的双腿玩命铲雪一样,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实现感。从那之后,以至于正式参加工作,再到现在的实际工作,每一项工作开始前,我都会先搜集领会“蓝图”的意义,但这“蓝图”已不仅局限于是图纸清单,可能是政策文件、可能是组织意图、可能是需求愿景,有了蓝图在胸,则未来已定、当下如珍,便不惧迷茫常至。
康奇兄因个人原因高中毕业就到工地谋生,当时的他是迷茫的,但他仍积极乐观,虽没有系统学习建筑工程,但在工地上认真识图、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经过多个项目的磨练让其胜任了一名现场工程师的职务。在建设行业,不可否认的讲,工程师这一个职务关切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验与业绩就是评价专业水平的核心标准,两者缺一不可。现如今,多少科班出身的毕业生,经不起工地繁杂而又有序的磨练,克服不了“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欲望,还没“登堂入室”,就选择“提桶跑路”、“转行就业”,最终与大学课堂设想的工程师职务渐行渐远,切实可惜。面对不可避免的迷茫,该如何破解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方式,在确定未来和肯定现在的抉择上,更多的人选择确定未来,因为肯定现在需要勇气,确定未来则可以通过运气。
后记
这篇文章,内容并不多,但却是我写作跨度最长的一篇,起笔于7月19日,那时正在备考一级建造师,案例分析题目里引发了我许多回忆,特别是在御景印象的点点滴滴,有围坐烤鱼喝扎啤、也有夜骑单车上马峦,更有搭乘港口集装箱拖挂看大海......这一切本想都记录下来,但因备考紧迫,只写了提纲便匆匆停笔。8月24日,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国一级建造师江苏、河南、陕西、湖南考区相继停考,一年的备考宣布重新归零,于是也写了几笔,但心情已没有起笔时的愉悦轻快,写法内容并不满意,想心情好转再续写。9月19日,中秋假期第一天,秋高气爽,心情虽无起笔时轻快,但也想对这篇文章画一个句号,或许这就是生活,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也不可能事事追求完美。倘若事事追求完美,那么事事都难以完成,因为生活就像一个大工程,有着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因素,干扰影响你的心情、打乱你的计划,但不能因此而举步不前,非得做到现有百分百的完美再前行。要知道,所有的完美都是建立在完成的基础上,没有完成谈何完美?考试如此、工程如此、生活亦如此......
附图:
我、巧林、迪志兄在玫瑰海岸,脚与腿就是我们最好的见证
即将告别,此刻的笑是轻松的
愿所有人朝着理想,御剑前行、展翅高飞
落笔于辛丑年八月十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