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毕业就十年了,看着群里面聊天,像我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却选择安静,不发声。本来身为一个本地人,其实很多事情还是可以提供一点助力的,但是某位同学的言论,让我觉得毫无意义。因为当你的好,被当做理所应当之后,就不需要了;毕竟这又不是亲情,需要惯着你;更不是爱情,需要跪舔你。
其实聚会、聊天,本意是挺好的。大概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觉得有点乏味,离开学校的象牙塔,生命中就是工作、结婚、房子车子之类的事情。但好像这些问题,我都处理的不是很好。
看着自己慢慢变大的肚子,还有电脑屏幕右下角醒目的时间提示2021年8月26日,思绪还是真的难以回到十多年前。找了找通讯目录,似乎同寝的室友都没有报名聚会,可能恰好说明,感同身受。想想大学里面比较开心的事情,估计就是心无杂念的打了一年多的“魔兽真三”,一心一意的追求了大半年的“爱情”。其它的,就是一个人补考体育1000米,体育老师还鼓励我,只要努力跑就算我及格。后面就真的只剩吐槽了......
还是剖析一下自己的内心,或许是混的不好,毕竟工作挺不如意,作为三线城市小喽啰,已经入职8年,但行政职务(副科级)迟迟得不到提高,眼看同年已经纷纷提拔,自己一天天的心情就像上坟,很烦躁、很郁闷。过了这个年龄,后面就谈不上机会了,纠结要不要跳槽去体制外。但目前经济大环境不好,天天单位琐事又一大推,人到中年,滋味太过酸爽。
当然这么想是不对的,大道理自己也清楚:不管我们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当中,一定要懂得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你的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如果你处于消极怠工就不会创造出更多的人生价值。可是,同时进来的别人提拔了,而且还是那种自己看不上的人。去年单位逼着自己去外地搞帮扶,年底一个优岗都没有,摆明的看人不上。想想可能不是我的问题,是我不够优秀,也算求仁得仁,其实本身我对升迁也不是那么在意,毕竟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机会还是有的,比如换个工作单位,可自己不想适应新环境。
也算但求心安吧,不夸张的说从设计院出来,回到家乡体制内,就是图个轻松。可是,过去两年科室一个规划条件总共32个,我出了26个(科室可是有5个人的噢)。也算自我化解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疫情中,有个工作不容易了。我也不想浪费精力,在看不见自己的人身上努力,就平躺呗。学会放下,你会觉得海阔天空。自己没本事调离、没有勇气辞职,只能自己调整自己心态,毕竟时间大把,混日子的人那么一大把,工作可以应付了事,但是自身的提升却不能放弃,而是要花更多时间来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有能力, 有底气了,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才能有抗风险能力。开心最重要,要懂得为自己而活,懂得为自己而工作。
体制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我把它归结为“四种虫”:
一曰爬虫,就是一心坚定走仕途的人,他们在体制内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尽各种办法一心往上爬。
二曰混虫,就是自知仕途升迁无望,选择混日子的人。这种人遇到领导就躲开,开会从来不坐前排,下班到点就走人。
三曰跳虫,这种人不太安分,只是把单位当作跳板,要么一心想着考遴选到更高的平台,要么随时想着干几年就跳槽去体制外,只是在等待机会。
四曰仙虫,这种人比混虫工作认真些,但是比较佛系,家庭条件优越,并不在乎升迁,体制内的那点工资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平日里的零花钱。这种人之所以待在体制,一是想有个好名声,毕竟体制内的社会地位相对还是比较高。二是体制内比较稳定。
我争取当下做个混虫,心里藏个跳虫,目标成为仙虫。
作者:死性不改
作者系地市级自然资源系统工作人员
若有共鸣,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