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不喜欢春天的雨,总感觉一切都是湿漉漉的,衣服湿漉漉的,眼睛湿漉漉的,整个人也是湿漉漉的。
偶尔又喜欢春天的雨,下过雨的山里,容易长出各种各样的野生菌。以前我是捡蘑菇小能手,有一年春天,妈妈把我捡回来的南风菌拿去卖,记得是卖了十块五毛钱,为我换回来一双漂亮的高筒雨靴。穿上雨靴,就再不怕上学会下雨了,天冷的时候,雨靴里是要加一层稻草进去的,因为那时买不起鞋垫,稻草成了天然的鞋垫,不仅暖和,而且每天可以更换。
下过雨,尤其是打过春雷以后,山上的青石板上或者是草丛里会长出雷公菌,一大朵一大朵。在家门口的河边,一朵一朵摊开来洗,那时总流传一句话“雷公菌,洗的饱,吃不饱”。因为,沙子实在太多了,那时我们竟然都不知道要用开水过一遍,沙子泥巴就全掉了。洗干净以后的雷公菌,用酸辣椒一炒,真是一道下饭的好菜。
等天气稍暖和一点,下过雨以后,田里全是田螺了,一大个一大个的。我们提着桶子、拿着篮子去田里捡田螺,捡回来以后,放在水里养几天,等它们把泥巴吐干净,把它们的尾部剪掉,用生姜和紫苏一炒,一碗喝螺就成功了。幼时有句俗语,叫“一个螺丝十二碗汤”,意思是一个螺丝只要舍得放水,可以打出12碗汤来。由此可见那时的物质生活是多么匮乏,能吃上螺丝也算是改善了伙食。
下雨天,思绪变得活跃,又想起了以前的时光,在田地里摸爬滚打的那些日子,富足了我的精神世界。